可控硅原理、分类及主要参数
可控硅(SCR),又称晶闸管,是一种大功率电器元件。它具有体积小、效率高、稳定性好、工作可靠等优点。在自动控制系统中,可作为大功率驱动器件,实现用小功率控件控制大功率设备。
可控硅的出现使半导体技术从弱电领域进入了强电领域,成为工业、农业、交通运输、军事科研以至商业、民用电器等方面广泛采用的元件。
一、可控硅工作原理
图1:可控硅结构示意图
可控硅有三个极:
- 阳极(A):主电流输入端
- 阴极(K):主电流输出端
- 控制极(G):触发控制端
可控硅的管芯是P型导体和N型导体交迭组成的四层结构,共有三个PN结。这种四层结构和控制极的引入,为其发挥"以小控大"的优异控制特性奠定了基础。
一般把5安培以下的可控硅叫小功率可控硅,50安培以上的可控硅叫大功率可控硅。目前已能制造出电流容量达几百安培以至上千安培的可控硅元件。
二、可控硅的主要作用
1. 可控整流
这是可控硅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作用。与普通二极管整流电路不同,可控硅整流电路可以通过改变控制极上触发脉冲到来的时间,来调节负载上输出电压的平均值。
2. 无触点开关
经常用于自动化设备中,代替通用继电器,具有无噪音、寿命长的特点。
3. 开关和调压
经常应用于交流电路中,通过控制触发时间来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。
三、可控硅分类
可控硅主要分为两大类:
1. 单向可控硅
只能在一个方向导通,具有确定的阳极和阴极。
2. 双向可控硅(TRIAC)
在结构上相当于两个单向可控硅反向连接,具有双向导通功能。其通断状态由控制极G决定,在控制极G上加正脉冲(或负脉冲)可使其正向(或反向)导通。
双向可控硅的优点是控制电路简单,没有反向耐压问题,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。
四、可控硅主要参数
参数名称 |
说明 |
正向阻断峰值电压(VPFU) |
在控制极开路及正向阻断条件下,可以重复加在器件上的正向电压的峰值。此电压规定为正向转折电压值的80%。 |
反向阻断峰值电压(VPRU) |
在控制极断路和额定结温度下,可以重复加在器件上的反向电压的峰值。此电压规定为最高反向测试电压值的80%。 |
额定正向平均电流(IF) |
在环境温度为+40°C时,器件导通(标准散热条件)可连续通过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平均值。 |
正向平均压降(UF) |
在规定的条件下,器件通以额定正向平均电流时,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电压降的平均值。 |
维持电流(IH) |
在控制极断开时,器件保持导通状态所必需的最小正向电流。 |
控制极触发电流(Ig) |
阳极与阴极之间加直流6V电压时,使可控硅完全导通所必需的最小控制极直流电流。 |
控制极触发电压(Ug) |
从阻断转变为导通状态时控制极上所加的最小直流电压。 |
这些参数是选择和使用可控硅时必须考虑的关键指标,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和应用效果。